第186 章 但初初走了-《读心:听到小公主心声后暴君慌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先生们虽然惊讶,却也没有失态。

    教了她三年,都了解自己的学生是什么实力。

    平日里,互相交谈的时候,也总会把这个聪明的学生挂在嘴边上。

    况且,进博堂最难的地方,也不在这里,而是......

    最后一道——策论。

    拿着题目,她的小肉手微微颤抖。

    这这这,这有点难啊。

    “朕饰子女以配单于,币帛文锦,赂之甚厚。单于待命加嫚,侵略盗无已,边竟数惊,朕甚闵之。今欲举兵攻之,何如?”

    中堂先生教的时候,只是把这句话用人话解释一遍,再讲一下当时的历史。

    然而,测验时考的却是:这句话表明了武帝的态度,希望以武伐之。

    而中原常年武力薄弱,请分析当时的国情状况,论,为何最后能决定举兵攻之。

    今日越朝外敌有二,若面临此境,该如何待之,缘由为何?

    贝婧初伸出小手,掐了一下自己的人中。

    深吸一口气,把翻着的白眼收起来。

    脑海里头脑风暴,构思着应该怎么写。

    想好后,她提起毛笔,待它吸入适量的墨汁,行云流水地书写起来。

    写完之后,夫子将她的策论收了起来,并没有翻阅。

    “其他学子的最后一关,是臣等来评判。”

    “但皇嗣的最后一关通过与否,是陛下来判。”

    夫子拿着封好的策论,回去上书,准备一起呈上去。

    一边写着折子,一边和同僚感慨。

    “这大公主前几项都过了,最后这一关,她写的时候,我瞄了一眼。”

    “有理有据,令人信服。”

    “除非陛下觉得孩子太小,想压一压她,不然,必定是能通过的。”

    孙夫子是教贝婧初启蒙识字的先生,后来教了贝嫣羽,现在也在教年龄更小的三皇子和四公主。

    他跟着附和:“当初我教大公主启蒙的时候,就想到了她是玲珑剔透的一个孩子。”

    “过目不忘这个词,从前也只是在书里看过,以为现实中定没有这样的奇人。”

    “见到公主以后,才知是我狭隘了。”

    “本来以为是皇嗣们都聪慧,直到......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