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章 衔尾突击-《一品寒士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众将脸色都不太好看。

    一开始大家是没这个救人计划的。

    陈梁以往走孟津路过,都没有停留。

    哪知道这座大山中的难民有多惨?

    但骑兵大军路过新安时,县令黄光锐拦道哭泣。

    希望过路的大军扶一把。

    新安还在大周手里,可只有五千乡军和班军,能勉强守住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黄光锐不怕孟津的辽军。

    因为辽军忌惮潼关,渑池一带的永兴军,不想节外生枝。

    新安县作为双方的缓冲地界,夹缝中也能坚持。

    但黄光锐估计,躲在邙山的百姓超过十万人。

    如果没人管。

    这些难民万一旦被有心人教唆,揭竿而起的话。

    别说新安保不住,就连潼关和渑池的驻军都将受到冲击。

    解决难民问题其实很简单。

    能提供安置的地方。

    并且保证安置期间,不至于饿肚子,有活儿干。

    沈麟不可能把这些复杂的难民带回泸水铁城。

    但是,西军可以接盘啊!

    他们雪化后要开发河套平原,去多少人都不在乎的。

    五六月份,陕西路的夏粮收割之后,西军也养得起。

    唯一的麻烦,就是前期救济。

    这是沈麟希望拿下孟津,并且继续在孟津钓鱼的原因。

    这一仗,不但缴获了大批粮食,杀掉的辽军战马也有五六千。

    很快,水军一分二。

    大部队还在孟津渡口。

    缴获的那些货船在三千担护卫舰的伴随下,陆续在瓠子村一带停靠。

    有三万多大军守在孟津,黄鹿山以西就成了安全之地。

    陈云的骑兵以百户为单位。

    带着大批马车,拉着冻僵的死马,冒尖的粮食。

    还有从商船上抢来的衣服被褥,油盐酱等货物。

    从孟津到新安,几乎每一座植被茂盛的山下。

    都至少有一个百户部扎营。

    他们骑着马,拎着铁皮喇叭绕着山喊话。

    “山上的难民听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是路过的大周军队,刚刚收复孟津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给大伙儿送吃的喝的来了!”

    “如果下山,你们将得到很好的安置。”

    可三百多支骑兵队伍忙活了一上午。

    就给百十个乞丐施粥了。

    据新安县令派来协助的衙役说,这些乞丐跟难民是两回事。

    一种是主动行乞,好吃懒做之辈。

    一种是被辽军烧杀了家园,被迫躲入大山的。

    能混为一谈么?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