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要咱大明拿下这个贡献,担不起千古一帝四个字?” 简单的一句话,让在场中人闻言,忍不住热血沸腾。 就连心有城府的老朱,也挂起一丝微笑。 老朱一路走来,什么场面没见过?溜须拍马之辈,他经历不知凡几? 可是张异这一通吹捧,老朱却很受用,一来,这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身份,无心之言,最为安慰人心。 二来,这些评价可不是张异说的,而是他背后那位老神仙的评语。 幽云十六州,是汉家人心中永远的痛,他朱元璋有把握能完成了汉家先辈的夙愿。 “陛下只凭这一功绩,就当得起千古一帝之名,但老祖宗说,陛下未来的成就,不止于此!” “那你细说!” 老朱还想多听听张道陵对自己的评价,天上那位老神仙似乎能知过去未来。 可是张异不干了,他忽悠了这么多,可不想再忽悠下去了。 反正已经赢了跟老爹的打赌,也应付过这位黄叔叔了。 张异说: “我就知道这些了,后来我就醒过来了!” “老祖宗说以后有空再找我聊天,下次再说,下次再说!” 见他不肯说了,朱元璋才若有所思,盯着眼前的孩子。 “老张,你生了个好儿子,你张家后继有人!” 张正常表情复杂,皇帝这么说,几乎等于提前帮张异预订了下一代张家家主之位。 如果换成其他人说,张正常肯定会嗤之以鼻,但眼前之人是天子呀! “若老神仙在世,说不定还当得起天师之名!” 张正常被皇帝一句话闹得面红耳赤,朱元璋的意思是,他如果有张道陵的本事,张家也不至于会丢了天师位? 想起张道陵借助张异之口对张家的警迅,张正常对于失去【天师】这个名号的失落已经少了许多,正如张异所言,在蒙古人进来之前,张家人一直奉行低调的,总体来还是有几分道门高人的风范。 蒙古人入中原,初时全力扶植全真道,只可惜全真道后来全面腐化,烂泥扶不上墙,他们不得已才将目光投向了龙虎山上的张家。 张家凭借着自己的低调获取这份机缘,却将自己活成另一个全真道。 第(2/3)页